安全标准

行业新闻 消防知识 消防标准 安全标准 应急标准 常见问题

AQ/T 4235-2014 作业场所职业卫生检查程序

发布日期:2022-09-11 19:29 浏览次数: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作业场所职业卫生检查应该遵循的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职业卫生检查部门对用人单位作业场所进行的职业卫生状况的检查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生产经营单位(煤矿除外)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的检查适用本标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1651-2008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

      GBZ 188-2007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GBZ/T 224-2010职业卫生名词术语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47号令 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作业场所 workplace

      是指劳动者进行职业活动,并由用人单位直接或间接控制的所有地点。

3.2

      职业卫生 occupational health

      是对作业场所内产生或存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健康损害进行识别、评估、预测和控制的一门科学,其目的是预防和保护劳动者免受职业性有害因素所致的健康影响和危险,使工作适应劳动者,促进 和保障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福利。

3.3

      检查程序 inspection procedure

      是指检查人员在实施检查的过程中必须遵守的法定程序,是检查行为在时间和空间上表现形式、时间顺序和持续状态。

3.4

      检查人员inspector

      具备职业卫生领域相关业务知识,取得行政执法资格,由检查部门指定、授权,依据法律法规和标准对用人单位作业场所行使监督管理职能的人。

3.5

      检查记录 inspection record

      是指在检查过程中,用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对检查活动和用人单位状况进行记载。

3.6

      职业病危害因素occupational hazards

      在职业活动中产生和(或)存在的、可能对职业人群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或条件,包括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

3.7

      个人防护用品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又称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是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为防御物理、化学、生物等外界因素伤害而穿戴、配备以及涂抹、使用的各种物品的名称。

4 一般要求

4.1 实施检查前准备

4.1.1 检查前准备

      作业场所职业卫生检查是以识别可能危及相关人员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目的,确定其职业卫生状况的一系列活动。其任务来源主要包括检查工作例行安排和投诉两方面,一般根据检查起因设置检查 的频率。

      在检查活动实施前需要进行的准备包括:信息准备、文件准备、人员准备、装备准备。

4.1.2 信息准备

      信息准备主要包括熟悉用人单位情况、查阅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等项工作。用人单位情况信息主要包括:

      ——产业类型;

      ——生产规模;

      ——生产工艺;

      ——原辅料使用;

      ——职业危害因素;

      ——防治设施;

      ——备案信息;

      ——以往检查信息;

      ——整改情况;

      ——行政处罚书履行情况等。

4.1.3 文件准备

      文件准备主要包括确定重点检查内容、文书准备和证件准备。

      确定重点检查内容:根据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常见问题、以往的检查记录和本次检查的目的来确定检查的重点内容。

      文书准备是根据本次检查需要,集齐将可能需要填写的空白文书和已经填写完成的文书的活动。 这些文件主要包括:

      ——企业须知;

      ——现场检查记录;

      ——询问笔录;

      ——勘验笔录;

      ——抽样取证凭证;

      ——整改指令书;

      ——强制措施决定书;

      ——先行登记保存证据通知书;

      ——检查清单;

      ——用人单位以往的检查记录等。

      证件准备是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集齐检查需要携带并出示的相关证明类文件的活动。这些证明一般包括:

      ——检查批准文件;

      ——执法证件等。

4.1.4 人员准备

      人员准备是形成能够胜任本次检查行动的检查组的活动。主要包括成立检查组,并配备相关专家的相关准备活动。

      成立检查组:检查组是由两人以上构成的检查队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检查人员应当回避:

      ——检查人员是用人单位负责人的近亲属的;

      ——检查人员或其近亲属与用人单位有利害关系的;

      ——可能影响本次检查公正性的其他情形。

      专家准备:在涉及专门作业场所或复杂的危害,如果检查人员确定专家协助下进行检查是必要的, 可以请其他部门的技术专家协助进行检查。并要使内部和外部专家协调他们的活动,协助检查人员进行检查。

      检查人员的着装应满足用人单位的安全要求,如生产场所禁止穿高跟鞋,易燃易爆场所要求穿着防 静电服等。

4.1.5 装备准备

      装备准备是集齐本次检查需要的技术和工作手段的活动。主要包括检测工具、个人防护用品和记 录工具等装备的准备。

      在检查开始之前,检查人员要确保已经携带所有需使用的检测设备到作业场所,必要时可采用被检 单位符合国家标准的相关个体防护用品。确保其符合计量法规的要求,并确认其已校准可正常工作。

      在检查开始之前,检查人员应确保携带所有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到作业场所,并确保其正常工作。 检查人员应当接受培训,确保掌握需要佩戴的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和相关限制。常用个人防护用品包括:

      ——安全帽;

      ——安全眼镜或护目镜;

      ——空气呼吸器;

      ——防尘或防毒口罩;

      ——耳塞;

      ——安全手套;

      ——安全鞋;

      ——阻燃、阻辐射等功能的连衣工作服等。

      在检查开始之前,检查人员要确保已经携带记录检查情况的相关工具,并确保其状态良好。这些工具主要包括:

      ——图像记录设备;

 

以上为标准部分内容,如需看标准全文,请到相关授权网站购买标准正版。

X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gongliff001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