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Q 2007.4-200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尾矿库实施指南
- 发表时间:2022-10-26
- 来源:共立消防
- 人气: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创建尾矿库安全标准化系统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或独立选厂所属的尾矿库,电厂灰渣库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定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以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AQ 2006—2005 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
YS 5418—95 尾矿设施施工及验收规程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国务院令第397号
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令第9号
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办法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令第18号
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6号
3 安全生产组织保障
3.1 目标
3.1.1 目标的设立
3.1.1.1 企业应设立文件化的尾矿库安全生产目标。
3.1.1.2 目标应体现尾矿库的风险特点和具体情况,并可测量。
3.1.2 目标实施
3.1.2.1 企业应制定目标的实现计划,并确保实施。
3.1.2.2 企业应对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和内外部条件的变化进行修订。
3.2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
3.2.1 法律法规意识
3.2.1.1 企业各级人员均应了解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特别是遵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 法规的义务。
3.2.1.2 企业应定期了解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意识。
3.2.2 需求识别与获取
3.2.2.1 企业应确定渠道,识别、获取影响尾矿库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安全生产法律法 规与其他要求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及规范性文件等。
3.2.2.2 企业应建立有效途径,及时获取员工或部门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需求。
3.2.3 融入
3.2.3.1 企业应将识别并获取的与尾矿库有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融入到本企业的管理 制度中。
3.2.3.2 企业应根据识别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需求,对所有层次的人员提供培训。
3.2.3.3 企业应向受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影响的人员,发放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或 建立相应的获取途径。
3.2.4 评审与更新
3.2.4.1 企业应确保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变化进行识别、获取、评审与更新。
3.2.4.2 企业应确保使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有效性。
3.3 机构设置与人员任命
3.3.1 安全管理机构
3.3.1.1 企业应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要求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3.3.1.2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意识、知识和能力。
3.3.2 特殊职位人员任命
3.3.3.1 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应急救援人员等特殊职位人员,应由主要负责人书面任命。
3.3.2.2 被任命的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培训,并具备必要的知识和能力。
3.4 全生产责任制
3.4.1 责任制的建立
3.4.1.1 企业应建立尾矿库所有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主要负责人、管理人员和各岗位作业人 员的安全生产责任。
3.4.1.2 安全生产责任的描述应具体、简明、界定清晰并能考核。
3.4.2 责任制的内容
3.4.2.1 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3.4.2.2 企业主要负责人和管理层人员应明确对企业安全生产的领导责任,并以实际行动表明对安全 生产的承诺。
3.4.3 责任制的沟通与评审
3.4.3.1 企业应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详细说明和交流,确保各岗位人员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充 分理解,特别是企业主要责任人和管理层人员。
3.4.3.2 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定期评审,并根据需要予以更新。
3.5 件与资料控制
3.5.1 文件控制要求
3.5.1.1 企业应建立文件控制的管理制度,确保尾矿库安全规章制度产生、使用、评审、修订和控制的 效力与效率。
3.5.1.2 企业应定期或不定期对安全规章制度进行评审,必要时予以修订或废除。
3.5.1.3 企业确保安全规章制度能被需要的人员获取。
3.5.2 安全规章制度
3.5.3.1 企业应根据风险和作业性质,建立健全尾矿库安全规章制度。
3.5.2.2 尾矿库安全规章制度至少应包括安全检查制度、职业危害预防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事故 和事件管理制度、重大危险源监控制度、重大隐患整改制度、设备和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危险物品和材料 管理制度、特殊工种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奖惩制度等。
3.5.3 安全记录要求
3.5.3.1 企业应对主要的安全生产过程、事件、活动建立安全记录,并确保对安全记录的有效控制。
3.5.3.2 安全记录应符合下列规定:
——内容真实、准确、清晰;
——填写及时、签署完整;
——标识明确、编号清晰;
——易于识别与检索;
——完整反映相应过程;
——明确保存期限,并按期限保存。
3.6 外部联系与内部沟通
3.6.1 外部联系
3.6.1.1 企业应建立外部联系渠道,并明确职责,确保与外界就相关安全事项进行及时有效的联系。
3.6.1.2 企业应采用文件的形式,及时向外界披露重大安全事项,特别是可能影响尾矿库下游居民安 全健康及相关方面的事项。
3.6.2 内部沟通
3.6.3.1 企业应建立文件化的内部沟通制度,明确沟通的方式、时机、内容、职责及信息的处理。
3.6.2.2 主要负责人应定期与员工就安全问题进行沟通。
3.6.2.3 企业应召开安全问题讨论会,收集员工关心的问题,并及时处理。
3.6.2.4 企业应制定合理化建议制度,听取员工和相关方面的意见及建议。合理化建议制度应有效地 执行,以确保管理层是以公平的方式来评审所提出的各项建议。
3.7 承包商的选择与管理
3.7.1 企业应建立承包商的管理制度,确保承包商的能力满足企业的要求。
3.7.2 企业应确定符合要求的承包商,并保存批准过程相关的记录。
3.7.3 企业应识别承包商工作给企业带来的风险,并在允许承包商的员工使用企业的设备、设施前,对 其进行培训。
3.7.4 企业应对承包商的服务过程实施检查,以识别并控制承包商造成的风险。
3.8 安全投入
3.8.1 企业主要负责人应确保尾矿库安全生产所需的投入,并对因投入不足所导致的后果负责。
3.8.2 企业应按规定提取安全费用,用于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本质安全程度。
3.9 工伤保险
3.9.1 企业应完善员工工伤保险管理制度。
3.9.2 企业应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并为员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4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
4.1 辨识与评价要求
4.1.1 一般要求
4.1.1.1 企业应建立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制度,辨识各类危险源,系统进行风险及其影响的识别与 评价,特别是重大危险源及其风险。
4.1.1.2 企业应确保不同层面员工参与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过程。
4.1.1.3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应考虑所有的活动、设备、设施、人员和管理,包括:
——正常和非正常的情况;
——现在和计划的生产活动;
——内部和外部的改变。
4.1.1.4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应文件化,并应该定期进行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的回顾。
4.1.2 方法的确定
4.1.2.1 选择与企业相适应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的方法,并确保方法的适应性、一致性、可重复性及可评价性。
4.1.2.2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方法应能提供充足的信息。
4.1.3 辨识与评价流程
4.1.3.1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应包括如下过程:
以上为标准部分内容,如需看标准全文,请到相关授权网站购买标准正版。
- 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
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IG-541灭火系统采用的IG-541混合气体灭火剂是由大气层中的氮气(N2)、氩气(Ar)和二氧化碳(CO2)三种气体分别以52%、40%、8%的比例混合而成的一种灭火剂
- 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
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由瓶架、灭火剂瓶组、泄漏检测装置、容器阀、金属软管、单向阀(灭火剂管)、集流管、安全泄漏装置、选择阀、信号反馈装置、灭火剂输送管、喷嘴、驱动气体瓶组、电磁驱动
-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
七氟丙烷(HFC—227ea)灭火系统是一种高效能的灭火设备,其灭火剂HFC—ea是一种无色、无味、低毒性、绝缘性好、无二次污染的气体,对大气臭氧层的耗损潜能值(ODP)为零,是卤代烷1211、130
-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适灭火时,可手提或肩扛灭火器快速奔赴火场,在距燃烧处5米左右,放下灭火器。如在室外,应选择在上风方向喷射。使用的干粉灭火器若是外挂式储压式的,操作者应一手紧握喷枪、另一手提起储气瓶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