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959.5-2014 电热装置的安全 第5部分:对等离子体装置的特殊要求
- 发表时间:2023-03-15
- 来源:共立消防
- 人气:
1 范围
GB 5959的本部分规定的安全要求适用于:
a) 热等离子体炬系统:
——弧等离子体系统;
——感应等离子体系统。
b) 使用等离子体炬系统的装置:
——喷涂设备;
——固态、液态和气态炉料加热和化学热处理设备。
本部分规定了等离子体炬系统和使用等离子体炬系统的装置的所有部件的安全要求,包括电气设备、冷却管路、供气管路、炉子或反应器以及与炉子或反应器的使用相关的所有其他设备。
对用于焊接、切割和相关工艺的等离子体炬的安全和结构要求在GB/T 15579.7-2005中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900.23-2008 电工术语 工业电热装置(IEC 60050-841:2004,IDT)
GB 4824-2004 工业、科学和医疗(ISM)射频设备 电磁骚扰特性 限值和测量方法(CISPR11:2003,IDT)
GB 5959.1-2005 电热装置的安全 第1部分:通用要求(IEC 60519-1:2003,IDT)
GB/T 10066.5-2014 电热装置的试验方法 第5部分:电热和电化学用等离子体设备(IEC/TS 60680:2008,IDT)
3 术语和定义
GB/T 2900.23-2008、GB 5959.1-2005和GB/T 10066.5-2014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热等离子体系统的安全要求-设计和装置特性
4.1 弧等离子体炬系统
4.1.1 通用要求
见GB 5959.1-2005。
4.1.2 电路
见GB 5959.1-2005第6章。另外,GB 5959.1-2005的6.4.1适用于整个装置。
4.1.3 直流弧电源
下列特定要求适用于具有直流弧电源的系统。
4.1.3.1 电源接地
弧电源直流侧的一极(正极或负极,取决于炬的极性),应使用独立于系统主接地线的接地线接地,以避免可能的漏电流流向电路,例如用作炬控制的电路。
4.1.3.2 电源与炬的连接
当炬断开时,直流侧的电缆应通过接地开关接地,以便安全地操作炬。
在电弧点火之前应按规定程序操作,可通过手动锁定/解锁装置实现(通常由安全钥匙操作)并要特别确认主断路器已联机且接地开关已断开。此外,可由操作者用最终清除键来启动点火程序。此程序应符合设备安装国的现行规程。
4.1.4 炬插座、插头和连接电缆
见GB 5959.1-2005第8章。
4.1.5 炬
任何一种设计的弧等离子体炬都有下列显著的特征:高温气体、高压(通常是)和液体冷却(一般是水)。因此,为了安全操作,炬的设计和结构应满足下列准则:
a)电气特性:
——设计为同一电压的部分之间,在运行中应有固定的电气连接,包括电极夹头和接地部件,以免过热;
——对高电压炬,如果流过炬体的漏电流超过10mA,则炬应自动关闭;
——不同电压的部件之间(特别在电极之间)应有固定的电气绝缘,以便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不会发生意想不到的电击穿。
b) 冷却液体特性:
——冷却液的电阻率和炬冷却管路的设计要使不同电压的部件之间特别是电极之间在运行中保持所要求的绝缘;
——如果出现电极折损(意外的或者正常磨损),应首先通过电极材料和/或电极的设计,其次利用电极检测信号来关闭炬,使这种现象处于控制之中。
4.1.6 冷却管路
下列特定要求适用于冷却设备:
a) 机械特性:
——固定或手动操作炬的冷却液软管应有足够的长度、柔性和合适的曲率半径(若有的话),以承受由冷却液高压产生的各种应力并允许操作特殊的手动炬;
——考虑到为在软管中获得规定流量所需的高压,软管的机械强度不应因偶尔或长期暴露于热粒子(来自炉子的热材料)中,以及受到炬自身或工艺中的热料的加热而明显地受到影响;
——如果冷却液的流动方向很重要,则应在炬和软管的连接配件上用箭头和/或彩色标记标出。应使用不可互换的连接器;
——在按规定流量使用时,即使出现液流冲击或管路堵塞,炬的冷却液软管、管子和配件也应保持不漏液,同时还应考虑到软管受热以及可能的辐射和紫外线辐射的影响。
——炬体上冷却液进出口与炬连接处的弯曲角应尽可能小,接头处至少应采取基本的绝缘措施,以减少炬体内发生电击穿的可能性。
b)电气特性:
——高压炬的软管应由绝缘材料制成,其长度应将漏电流限制在10mA以下;
——当冷却管路断开或流量低于规定值时,应自动切断炬的电源;
——操作人员应能接近冷却管路的控制和监测装置,以读取它们的示数并在需要时采取必要措施。
4.1.7 气路
下列特定要求适用于气路设备:
a)一般特性:
——应遵守高压容器工业气体的安全使用规则,并考虑设备安装国的现行工作规程;
b) 机械特性:
——固定或手动操作装置的气体软管应有足够的长度、柔性和合适的曲率半径(若有的话),以承受高压气体产生的某些制约并允许操作手动炬;
——进气软管的设计应能承受达到规定流量所需的压力,其强度不应因偶尔或长期暴露于热粒子或热材料中而明显下降。它们的抗热和抗紫外线辐射应满足正常运行条件下的要求;
——气体软管和管道与连接配件的固定应能承受在管路阻塞时所产生的气体压力。
c) 电气特性:
——高压炬的软管应由绝缘材料制成,其长度应能将漏电流限制在10mA以下;
——当气路关闭或气流量未达到炬制造商规定的最小值时,安全装置应能防止炬点火;
——操作人员应能接近气体管路控制和监测装置,以便在需要时读取它们的示数。
d) 其他特性:
——对等离子体炬使用地附近安装的压缩气体容器应加以保护以防可能的过热、放电和炽热材料的溅射。对便携式压缩气体容器也应采取类似的预防措施。
4.1.8 点火装置
下列特定的要求适用于点火装置:
a) 高频点火装置:
——高压防护应与设备安装国的现行规程保持一致。
b)短路点火装置:
——通常使用高压液压缸移动该装置。对冷却管路规定的要求同样适用于该装置;
——应采用不可燃和可生物降解的液压介质。
注:点火装置可能是电磁辐射的主要来源。
4.1.9 弧等离子体系统控制
为安全起见,应有多个紧急按钮通过布线电路来切断等离子体系统。
4.2 感应等离子体系统
4.2.1 通用要求
见GB 5959.1-2005。
以上为标准部分内容,如需看标准全文,请到相关授权网站购买标准正版。
- 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
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IG-541灭火系统采用的IG-541混合气体灭火剂是由大气层中的氮气(N2)、氩气(Ar)和二氧化碳(CO2)三种气体分别以52%、40%、8%的比例混合而成的一种灭火剂
- 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
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由瓶架、灭火剂瓶组、泄漏检测装置、容器阀、金属软管、单向阀(灭火剂管)、集流管、安全泄漏装置、选择阀、信号反馈装置、灭火剂输送管、喷嘴、驱动气体瓶组、电磁驱动
-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
七氟丙烷(HFC—227ea)灭火系统是一种高效能的灭火设备,其灭火剂HFC—ea是一种无色、无味、低毒性、绝缘性好、无二次污染的气体,对大气臭氧层的耗损潜能值(ODP)为零,是卤代烷1211、130
-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适灭火时,可手提或肩扛灭火器快速奔赴火场,在距燃烧处5米左右,放下灭火器。如在室外,应选择在上风方向喷射。使用的干粉灭火器若是外挂式储压式的,操作者应一手紧握喷枪、另一手提起储气瓶上的